化竞时期看晶体原理乱写的,上完 lc 大人的结构小班之后对其有了很多新理解,但目前懒得写和改。

晶体对称性

仅介绍一些需特别注意的内容:
旋转轴(记号:数字)——一定要符合晶格的特点:仅2,3,4,6
image-20220124090847579
与之形成对比的(平行的原子连线不等长),所以5、7、8及以上旋转轴不会出现在晶体中
image-20220124090919580
镜面(记号:m)对称中心(记号$\overline 1$)1,注意:垂直于n次轴的镜面用$n/m$表示(默认为平行)
旋转-反演(记号$\overline n$):下图中$\overline 6\equiv3\perp m$指三个垂直于$m$的对称面
image-20220124091647554
旋转-反映(记号$S_n$):$S_1\equiv m; S_2 \equiv\overline 1; S_3\equiv\overline6; {\color{red}S_4\equiv\overline4}; S_6\equiv\overline3$
可以发现$S_n$和$\overline n$(瑕旋转)是对应着的,晶体中一般选择$\overline n$

布拉维晶系

指导思想——特定的对称性会对晶胞的形状作出限制2

二维情况

一般(简单)格子:
截屏2022-01-24 上午9.34.33
这样,我们就生成了一个最普遍的平面格子($|\mathbf a|\neq |\mathbf b|;\gamma\neq 90^\circ$),它是平行四边形。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如何改变$\mathbf a,\mathbf b$都不会失去二重轴。
特殊格子:(以下对称元素都是分摊后的)
1.如果我们控制点3的位置,让1,2,3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,最终会得到一个矩形$|\mathbf a|\neq |\mathbf b|;{\color{red}\gamma=90^\circ}$(新对称性:两个镜面)
image-20220124105212693
2.如果我们控制点3的位置,让1,2,3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,得到一个菱形,我们写出周围的几个点,可以画出一个二倍大小的带心矩形$|\mathbf a|\neq |\mathbf b|;{\color{red}\gamma=90^\circ}$(新对称性:两个镜面 + 4个C2轴)
image-20220124111917107
3.如果我们控制点3的位置,让1,2,3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,得到一个正方形${\color{red}|\mathbf a|=|\mathbf b|};{\color{red}\gamma=90^\circ}$(新对称性:四个镜面 + 2个C4(在原来中心和顶点的C2上))
image-20220124112513459
4.如果我们控制点3的位置,让1,2,3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,得到一个120°的菱形${\color{red}|\mathbf a|=|\mathbf b|};{\color{red}\gamma=120^\circ}$(新对称性:1个C6轴(原顶点C2)+2个C3)
截屏2022-01-24 上午11.33.31

三维情况

基础情况——六种P格子:三斜、单斜、正交、四方、立方、六方。分别分析:
前置知识:
1.判断对称性的有用规则:以下两种情况中的对称元素知二推一
  • 偶数次旋转轴;垂直与旋转轴的镜面对称中心(旋转轴与镜面交点)。例:$\rm 2/m\rightarrow\overline 1$;$\color{red}\rm\overline 1+m\rightarrow2\perp m$;
  • 两个互相垂直的镜面二重轴(相交直线上)。例:$\rm m\perp m\rightarrow 2$
2.每个晶格都是中心对称的(晶格点上或晶格点连线中点)
3.建系方法——右手定则,放在左后下角
4.选格子:对称性高→体积小
5.所有的三维格子都可以看做二维格子向上挤出得到
开始讨论:
以斜平面格子为基础:(平面格子仅包$2$和$\overline 1$)
image-20220124161650083
上下平面不重合→三斜:点群$\overline1$,仅有对称中心,沿c轴投影三斜P:
image-20220124161522684
上下面重合→单斜:保住了二重轴(注意一般单斜是从ac面拉伸(这样γ=α=90°),看起来向后倒3)——点群$\rm P2/m$。下图从b轴看单斜P。
image-20220124162043321
至此找不到从平面斜格子堆积的另一种方法,讨论结束。
以平面矩形格子(反演、镜面、二重轴)为基础
image-20220124162801979
上下不重合:就是单斜,略
上下重合:没有长度限制——正交:正交P点群:Pmmm4(P 2/m 2/m 2/m:a、b、c三个不同的方向),从c轴投影:
image-20220124162948655
矩形格子$a=b$——四方:四方P点群P 4/mmm(第三个2/m是(110)晶面方向!5),从c轴投影:
image-20220124163506504
抬升高度也相等($a=b=c$)——立方:立方P点群:$\rm Pm\overline3nm$(a方向4/m,(111)晶面方向$\overline3$,(110)方向2/m)
从60°菱形平面格子出发
斜着堆(叠在上一层三重轴上)——三方(R心六方):点群:$\rm R\overline3m$(c方向$\overline3$,a方向的$2/m$)
image-20220124164231797
直上直下——六方:六方P点群P 6/mmm(c方向6/m,a和(210)晶面方向 2/m)
image-20220124164801524
14种布拉维点阵形式——进一步特殊情况
插入法则——不降低原有对称性、点阵点环境相同
首先考虑单斜P(三斜对称性最低,不可能再降了):由点群P2/m可知由对称中心,所加入的点必须在已有点阵点连线的中点,即面心、体心、棱心(若仅一组棱心则可减半,多组棱心则环境不同)
加在(0.5,0.5,0)或(0,0.5,0.5)上(即矩形面心),得到C心单斜(a,c轴可以交换)
image-20220124172020340
加在(0.5,0,0.5)上,仍然是单斜P
image-20220124172101659
加在(0.5,0.5,0.5),可以转化为单斜C:
image-20220124172218496
同时引入多个点——为保持每个点环境相同(定义!):所有面心即F,但可转化为单斜C
image-20220124172618184
其余情况可类推得到:
正交晶格F、I、C都无法再缩小,也符合对称性;而A、B心则与C等同,算作一类。
四方晶格:存在I,但F可以缩小为$\frac12$的I,而C可以缩小为$\frac12$的P。
image-20220125082713082image-20220125082759008
立方晶格:存在F、I,但C破坏对称性。
六方晶格:没有,唯一不破坏对称性的点为(0,0,0.5),但可被缩小为$\frac12$得到P。
三方晶格(素晶胞):C破坏对称性,F和I:
image-20220124211653625
image-20220124211748631
注意:三方晶胞的特例:α=90°——简单立方;α=60°——面心立方;α=109.5°——体心立方
image-20220124165313255
各类晶胞除R心六方(三方$\rm R\overline3\space2/m$)外都不改变原有对称性。
看到空间群如何判断晶系:三斜:1;单斜:2;正交:2+很多个m、c、n;四方:4;三方:3或$\overline3$(一个),仅可能为P或R;六方:6;立方:3或$\overline3$,加上4、2、m等。注意区分三方(很少啦)和立方

晶面

晶面指数——截距倒数的最小整数比。小贴士:指数为0则与该轴平行,为1则与该轴垂直
晶面间距(立方):
$$ d(hkl)=\frac{a}{\sqrt{h^{2}+k^{2}+l^{2}}} $$
晶面指数越小,晶面间距越大,晶体在晶面上生长越慢,最终外形才会保留下该种晶面(生长太快了的都没啦)。

  1. 注意,平行于纸面:粗直角;垂直于纸面:粗线
    image-20220124093026171

  2. image-20220125201202624
  3. 看图:
    image-20220124162141214
  4. 若点群只有两种轴,那么他们表示的对称元素分别在 x、y、z 方向。
  5. 第一位:高阶轴;第二位:对称等价次级方向;第三位:对称等价的三级方向,从次级方向之间通过

添加新评论